所有栏目
112

全球百年连锁百货纷陷破产潮 新冠病毒:怪我咯?

2023/6/29

  曾经,如日中天的大型百货连锁店也是“美国梦”的一抹瑰丽光晕,然而在过去的10年里,这份荣耀已肉眼可见地迅速黯淡了。
  但是,对于这个“夕阳产业”来说,没什么能比新冠病毒大流行来得更为致命。就像压倒骆驼的然后一根稻草,老牌百货连锁公司努力争得的喘息之机,被突如其来的疫情一脚碾成粉碎。
  ▲眼下,如萨克斯第五大道这样平时客流量密集的连锁百货也空空荡荡。图据《纽约时报》
  据路透社报道,当地时间4月19日,知情人士称,创建于1907年的美国奢侈品零售商尼曼马库斯集团(Neiman Marcus Group)准备申请破产保护,成为因疫情影响而倒下的美国1个大型百货公司运营商。
  并且,基本不可能是一的一个。
  >>>“尼曼”之死
  “居家令”之下,任何一家实体零售商都只有关门歇业这条路可以走,尼曼马库斯也不例外。
  ▲“居家令”下,老牌百货商店杰西潘妮门口的闭店标志。图据《今日美国》
  报道称,负债累累的尼曼马库斯集团关闭了全部的43家门店、20家折扣店和两家位于纽约奢侈品百货Bergdorf Goodman的分店,目前看来,除了申请破产,尼曼马库斯已经没有什么其他选择了——毕竟,它的信用评级已被降至“垃圾”级,翻盘全然无望。
  标准普尔分析师在*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:“鉴于新冠病毒大流行带来的重大阻力,以及我们对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,我们认为尼曼马库斯迎来转机的可能性越来越低。我们继续认为其资本结构不可持续。”
  ▲尼曼马库斯目前已停止进货。图据《纽约时报》
  毫无疑问,疫情冲击并不是尼曼“穷途末路”的一缘由,尼曼马库斯的致命伤由来已久:“负债累累”。
  2013年,尼曼马库斯被美国Ares投资基金和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以60亿美元杠杆收购——其“后遗症”就是尼曼马库斯背上了巨额债务。按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的估计,尼曼马库斯的借款总金额约达48亿美元,仅每年需偿还的利息就高达3亿美元。
  对冲基金Marble Ridge Capital LP上周向尼曼马库斯管理层发出公开信,披露该集团未如期支付另一笔2021年到期债券的570万美元利息,并警告若30日宽限期内不还便正式触发债务违约。
  ▲哈德逊城市广场的尼曼马库斯店内,可欣赏到纽约标志性建筑物Vessel。图据WWD按照消息人士的说法,尼曼马库斯正密切与债权人接触,以加快申请破产保护程序,并寻求在该程序下获得融资以继续运营。
  但是,疫情期间的经济关停令和“居家令”使其中一个破产形式——清算都失去可操作性,因为依赖实体客流的百货零售商无法敞开大门进行歇业清货。
  此外,破产重组也将由于门店停业、收入微弱而变得困难,更何况,重组计划也无力解决尼曼马库斯的核心业务问题:如何在与折扣零售连锁店的竞争和消费者转向在线购物的趋势中“重振雄风”。
  >>>“绝境”求生的破产保护
  美国商务部4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受新冠疫情打压消费者需求影响,3月份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8.7%至4831亿美元,创1992年有数据记录以来*大环比降幅。
  ▲纽约布鲁克菲尔德广场的萨克斯第五大道店内,模特身上和陈列柜内都已空空荡荡。图据福克斯新闻《纽约时报》称之为“灾难性的”——鉴于3月的部分时间里一些商店还在营业,预计4月的整体零售额数据将更加糟糕。美国零售数据分析机构Coresight Research则毫不留情地指出,预计今年美国将有1.5万家商店长时关闭,创下历史新高。
  而百货业也已开始采取“*端措施”,以期在绝境中搏得一丝生机。
  有着118年历史的美国老牌百货商店杰西潘妮(JC Penney)正在考虑申请破产,以此重塑其不可持续的财务状况,并为迫在眉睫的债务支付节省资金。
  ▲夜色中,购物者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县卡尔弗市的杰西潘妮门店外歇脚。图据CNBC根据此前的监管文件显示,杰西潘妮每年的债务利息支出约3亿美元,而近期,它需偿还约1200万美元的贷款利息,6月还要再次偿还1.05亿美元的到期债务。受疫情影响,杰西潘妮被迫关闭了850家门店,这又导致其营收迅速枯竭。此前,该公司已让近8.5万名员工停薪休假,“尽管这个举动有所帮助,但还远远不够”。
  本周二,已关闭旗下775家门店、12.5万名员工开始无薪休假的美国零售巨头梅西百货(Macy's Inc),计划通过发债筹集50亿美元以避免破产。据悉,梅西拟用其库存作为30亿美元的抵押品,另外还有10亿至20亿美元的抵押品来自其房地产。
  ▲位于曼哈顿的梅西百货先驱广场店也是纽约一座地标性建筑。图据《今日美国》
  然而此举是否真的可行有待商榷。毕竟前不久,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(S&P Dow Jones Indices)刚刚将其从标普500指数中剔除。据彭博新闻报道,今年迄今,梅西百货股价下跌了69%,市值仅余16亿美元左右。
  连服装租赁电商Le Tote也被拉下水,4月2日,该公司声明称,其去年收购的奢侈品百货连锁Lord & Taylor,包括CEO在内的整个高管团队将立即解散。Lord & Taylor暂停向供应商支付货款至少90天,理由是“资金流面临巨大压力”。
  ▲Lord & Taylor门店。图据福克斯新闻
  4月21日,情况似乎进一步恶化,有知情人士透露,Lord & Taylor正在考虑申请破产保护,这也意味着这个始创于194年前的美国*古老百货公司也在疫情中折戟。
  ▲作为美国*古老百货公司,1954年,Lord & Taylor将门店开到了纽约。图据flickr对此,美国知名律所Barnes & Thornburg合伙人、破产法学专家James Van Horn感慨地说,“这就如同正在倒塌的多米诺骨牌,我们一不知道的是,它究竟会是1个,还是第十个。”
  >>>全球“老牌”接连阵亡
  当然,不可忽略的是,尼曼马库斯也好、梅西百货也罢,甚至大洋另一端的法国巴黎春天百货等等,这些老牌大型连锁百货除了零售业这一标签,还横跨奢侈品业。不幸的是,这两者都属于疫情之下首当其冲的受创行业。
  有分析称,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,民众出于危机感回归理性消费,大家纷纷关注、囤积生活须品,“开源节流”成了主流意识,这让奢侈品营收呈断崖式下滑。
  ▲新冠肺炎疫情让奢侈品业一夜寒冬。图据路透社4月16日,法国奢侈企业LVMH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财报。财报显示,截至3月31日,LVMH总营收为105.96亿欧元,同比下降15%,期内LVMH旗下五大部门营收均有所下滑,“我们只能希望,2季度过后公司业务能逐步复苏,而2季度仍将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的严重影响,尤其是欧洲和美国。”
  LVMH的老对手开云集团此前也曾表示,疫情的负面影响至少会波及整个一季度业绩,且不排除“受疫情对当地顾客和游客的影响,2020财年2季度业绩遭受明显的冲击”的可能性。
  3月18日,法国奢侈品牌Chanel官方宣布,品牌决定停工两周,并逐步暂时关闭在法国、意大利和瑞士的生产基地,此后,Gucci、hermès、Balenciaga等也纷纷关闭各大疫情所在地门店,取消、推迟部分活动和停止生产。
  特殊时刻,一向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品牌们一反常态,不再刻意拉开与大众的距离,部分品牌活动转为线上直播,部分奢侈品品牌也已通过线上销售,许多业界人士认为,此举将促进奢侈品行业数字化转型,“网上购品牌,直播看大秀”或将成为新常态。
  ▲米兰时装周Giorgio Armani 2020秋冬发布会改为在Armani官方网站与社交媒体渠道直播。图据英国版《Vogue》
  然而,对于大型实体百货连锁来说,就没有这么“船小好调头”了。疫情之下,百货业陷入瘫痪,收入归零的同时,却仍有大笔账单要付,比如高昂的商业租金乃至员工成本。现金流的断裂对于平时经营状况尚好的企业来说还能勉力为继,但对于本就债务压顶的“老牌”们来说,无异于洪水猛兽。
  美国之外,英国知名百货连锁公司Debenhams因面临破产而申请行政托管,该百货集团有242年历史,在英国有142家连锁店,员工约22000名;德国*大的连锁百货公司集团Galeria Karstadt Kaufhof也宣布,已向法院申请保护程序,以保护危机中的公司免于债权人的审计,以便管理层可以继续引导公司进行重组。自3月18日以来,该集团全德门店都关门停业,每周仅销售额损失就超过8000万欧元。
  >>>疫情加速传统大型百货洗牌
  事实上,早在疫情爆发前,全球传统大型百货便已进入了水深火热的“萧条期”。仅以美国为例,2019年,美国有近1万家商店倒闭,零售百货成为去年标普500指数中表现*差的板块。
  沃顿商学院营销学教授托马斯·S·罗伯逊指出,老牌百货连锁如果想达成复兴,*佳时机是在20-25年前。当时,这些拥有悠久历史的专业品牌仍享有“伟大公司”的美誉,然而世界变了,他们还在继续兴建商场扩张实体版图,“这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收效显著,但过去20年里,从逛店到网购,大众的消费习惯已发生重大转变,他们却未能与时俱进。”
  ▲2019年,美国奢侈品百货店运营商Barneys New York宣布破产后,将仓库积压的过季商品大折扣出售。图据《纽约时报》
  以尼曼马库斯为例,作为曾经的美国营业业绩*好、以经营奢侈品为主的高端百货之一,2006年,它的销售收入达40.3亿美元,很多设计师一度以自己的作品能进驻尼曼马库斯为荣。但之后,它开始迅速走向下坡路,集团方面称,时尚零售业环境发生变化,消费者逐渐失去到实体商店购物的兴趣,奢侈品店也不例外。至2016年第三季度,尼曼马库斯集团利润下跌超80%,仅为380万美元。
  沃顿商学院运营信息和决策学教授圣地亚哥·加里诺认为,将百货业衰落的原因简单归咎于亚马逊的崛起,是为其管理层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的一种开脱,“那些举步维艰或已破产的百货商,都是因为自身无能,他们缺乏了解客户需求和环境变化的能力。”
  ▲“黑五”购物季,人们聚集在梅西百货门外等待商场开门营业。图据《商业周刊》
 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,即使通过APP、网站和店内交易平台向电子商务“靠拢”,但此次疫情还是充分暴露出百货业对实体店的依赖程度——据公开数据显示,2019年,梅西百货的线上销售额约为60亿美元,约占其总收入的24%。3月30日,梅西百货表示,在关闭门店近两周后,它已经失去了大部分销售额。
  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零售研究主任马克·A·科恩看来,美国百货业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,积重难返之下,基本很难渡过此次难关:“这个模式已经过时,换句话说,很难有人侥幸生还。”
  毫无疑问,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剧变将长时改变百货零售业的格局,并重塑品牌与承销店铺之间的关系——至少,每家连锁百货的店面数量将大幅减少,向重资产轻量化的方向转型。
  ▲梅西百货表示,在关闭门店近两周后,它已经失去了大部分销售额。图据《商业内幕》
  “百货零售商需要重新思考他们的商业模式,并执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投资策略,”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芭芭拉·卡恩说,“我们将见证商场的再利用:成为集酒店、公寓、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。”
  红星新闻综合自中新社、经济参考报、企业观察报、国际金融报、纽约时报、路透社